<
y4h8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四十八节 蚕房
    李幺儿对这另一个时空的同龄人很感兴趣,而且颇有好感:王四娘比她见过的其他同龄的女子都要活泼得多,模样又好――就算在临高的归化民女子中都不多见。而且王四娘一直对她的曲意奉承――人对马屁总是很受用的。

    她心里已经确定了这里是养蚕场的所在地,大事已了,便起了闲心要和王四娘聊聊,再说赵引弓也和她提起过,这位王四娘养蚕缫丝方面是个熟手,是杭州站和农委会重点培养的对象。这次她过来搞养蚕工作,赵引弓特意把王四娘调过来给她用。

    “四嫂你多大了。”

    “奴婢三十了……”王四娘说着,自嘲的笑了笑,“老了。”说着却下意识的抚了下鬓角上戴得花,一股天然的妩媚之态,既然在李幺儿看来也颇为动人。

    “哪里老了,正是花一样的好年纪呢。”

    王四娘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位李姑娘的年龄大约比自己小不到哪里去,这么说未免有点唐突的意思在内,不由得面色一红,不敢再多说话了。

    李幺儿倒没她那么多心,又问起她的家庭情况。王四娘也不隐瞒,把家中情况一一说明。只是说到自家的大女儿已经大了,老爷又不给挑差,又不让配人。让她有点担心。

    “你家大女儿几岁了?”

    “已经十五了。”王四娘说道,“奴婢十五岁的时候,都要当娘了呢。”

    李幺儿想了想自己十五岁时候的模样,不觉得那会自己有本事当别人的老婆,更别说当人家的妈了――这时空好可怕。

    “她年龄又不大,何必急着嫁人?在义塾里念书不好吗?”

    “光念书,不挑差,没月钱,就靠着吃娘老子的月钱。”王四娘苦笑道,“当初没投靠进来的时候,帮着家里做活倒也是个不错的帮手。如今干什么活计都是管理处下派的,象让她帮手都没活干呢。”

    李幺儿点点头:“你女儿会养蚕么?”

    “怎么不会,从前在家里养蚕的时候都是我带着她做得,不但会养蚕,还会缫丝呢。她缫丝的手艺,在我们村里可是有名的。”王四娘一听李姑娘的意思有要用自家女儿,顿时精神一振,赶紧吹嘘起来。

    “你就好,等蚕场起来了就叫她来做活吧。”

    “谢谢姑娘恩典!”王四娘喜得连连福了几福,到底是老爷的跟前人,说起话来也响亮!

    “你不是还有二个女儿么?二女儿多大了?”

    “十二了,也不小了。”

    “那就一起来吧。我正好要用人。”李幺儿倒不是乱摆派头,农委会的计划中就有在凤凰山庄开设蚕桑训练班的项目,赵引弓办得义塾里的孩子长得已经受过一年多的教育,短得也有几个月了,完全可以作为这个训练班的第一批学员,系统正规的学习现代蚕桑技术。

    王四娘一听二女儿的差事也有了保证,不由得喜上眉梢,要不是这里是野地里,真恨不得立刻跪下来给李姑娘磕几个头。千恩万谢的说不完了。

    “你二个女儿叫什么?”

    “大妹和二妹。”

    “真是不用心。”李幺儿嘀咕了一声,这一家母女全是排数字的名字,当下想了想说,“我给她们都取个名字吧。老大就叫沈苏、老二叫沈杭。”

    中国最早开始在农村进行近代化蚕桑养殖革新的二所蚕桑学校,一所是在苏州浒墅关的蚕桑专科学校,另一所则是设在西湖的杭州蚕桑专科学校。用两地给这二个女孩子取名,代表了李幺儿对她们的期望。

    从山上回来,李幺儿立刻投入到养蚕场的建设中去。养蚕场的大致规划是有得,不过要结合地形地貌来进行具体设计。好在这种建筑并不复杂,无需太多专业知识,只要记得几个重点即可。至于施工工作,由于山庄的营建十分繁重,而且要求独特,雇佣本地的木柜施工已经显得不合时宜,赵引弓以从临高建筑总公司抽调来几个归化民技工为核心,在本地建立了一支专门的施工队。

    首先是铺设了专门道路通往施工地点,修路对于凤凰山庄工程队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在没有具体营建任务的时候施工队的唯一工作就是修路,构成凤凰山庄内部的道路网络,沟通山上的各个工作地点,加快人员和物资的流转速度。

    养蚕场是按照20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的标准修建的,施工简单,用料也容易筹措。凤凰山庄的蚕房全用平房,坐北朝南,但是房屋朝向略偏西五度,以避开“西照阳”的高温,又能适当引入北面的凉风,利于温度控制,为一年四季都开展养蚕活动打下基础。蚕室周围有大树遮荫,这样可以减缓因为日照造成的室内温度的急速上升。特别是在夏季,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房屋的构建自然是南方式的尖屋顶,以利于排水,除了南北墙体上都开设有较大的窗户之外,和本地的民居在外形上大致相同:一样的白墙黑瓦。

    蚕房是整排的连续式的平房,但是按照每开间4.5米进行隔断。4.5米的距离正好是两侧各放一排蚕架,中间留下1.5米通路的距离。进深为12米,放置蚕箔8~9行,房屋净使用高度为4米,可搭10~12层蚕箔。

    蚕室的尺寸是颇有讲究的。过小的蚕室建造使用都不经济,如果尺寸过大,蚕室的气候调节就会比较困难。这个尺寸是20世纪以来中国养蚕工作者多年来的经验积累出来的。

    建筑材料非常考究,全部是砖瓦房。外墙和内部隔断全部用砖砌,不用木材,以免老鼠打洞。地基部分采用条石和三合土,略高出地面。地面和墙壁全用水泥涂抹,便于房屋保持干燥和进行消毒。江南的尖顶式瓦房一般不安装天棚,直接裸露梁柱,取其高爽。但是蚕房全部安装天棚,一方面是避免梁柱灰尘掉落,另一方面也利于保温。

    前后窗户用得是多扇玻璃窗,根据蚕室内的湿度和温度可以通过打开不同扇数的窗户来增加或者减少通风量。不过窗户多了室内的光照要会变得太强,所以另外配备可调节式的百叶窗来调节室内光线。

    窗户外面,安装有外凸式铁制防盗窗,内部再安装二道铁丝窗纱,一道孔眼较大,用来防鼠,另一道较细,用来防蚊蝇侵入。老鼠和蚊蝇都是养蚕中的大害,必须严加防范,至于防盗窗,则用来防备有人盗取蚕种。这次杭州站要引入多个优良蚕种进行育种培育,一旦成功势必会引起某些人的窥觊俺,不能不事先有所防范。

    这种防范不仅在窗户上有,所有蚕室通向外间的门也有类似的装置来防鼠防蚊蝇防窃盗。

    蚕室之外,另修建有专门的贮桑室,用来保存桑叶。贮桑室是单独修建的,因为它的要求和蚕室截然不同,要求低温潮湿,光线偏暗,因而建在靠近山壁树木葱茏的地方。墙壁上的窗户也较小。

    最重要的部分则是催青室。催青即蚕种孵化。催青是养蚕工作中最技术难度的工作,催青好坏往往影响到孵化率和体质。崔青好得,孵化率高,蚁蚕体质好,不但蚕的数量较多,对病害的抵抗力也较好。

    催青室整体的成本最大,建筑也最为考究。不但是砖瓦房,外墙内侧另外加装保温材料,内部还设有铜管的土空调,通过注入小锅炉的开水或者低温井水来升温或者降温。另有土法的增湿设备,以确保催青室的湿度。

    李幺儿在凤凰山庄搞得这个催青室规模很大,远远超出了山庄自己养蚕的需要,另外还配有简单的蚕种解剖室,配有一台临高光学厂制造的低倍数显微镜和若干专用设备。这样的豪华配置是为了农委会准备在杭州开展的合作社计划中包含了“集中催青”的概念。

    中国的传统的农家养蚕主要是养蚕户自己催青,方法多是养蚕妇女用薄棉纸包裹蚕种后放在胸口焐热。利用人的体温恒定的特点来孵化蚕种。效率低,对人力的消耗也大,催青质量也无法保证。

    因而在20世纪早期开始的中国养蚕改良活动中,蚕桑技术人员都提出了“集中催青”的概念。将对农民来说技术难度最大,最容易出问题的催青集中在专业催青场内进行,不仅能够保证蚁蚕的孵化率和质量,还能使得蚕农可以脱出身来从事其他工作,大幅度的减少人力占用。

    统一育种,集中催青,这是20世纪中国蚕业改革的主要措施。花费不大,但是成效显著。农委会准备在江南和广东同时开展的蚕桑改革也是从这二个环节入手。

    李幺儿自己并不是蚕桑专业出身。不过她在农委会接受过相关的专业培训,再配合以若干专业技术书籍――这点技术储备在本时空足够用了。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