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4h8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 > 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 第31节
    她成为了宁村的“自己人”。

    李长安也终于整理好了详细的宁村籍册。

    宁村,位于荆州江陵城二十里外,属下县漳县,有八十二户人家,三百三十一人,其中有八人是隐户,有二十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其中七人无子女,有寡妇八人,其中六人有子嗣,两人没有子嗣。田地两千二百四十二亩,其中一百三十一亩是桑田……

    要治理好一个地方,首先要先了解这片地方上的人,让他们知道你是可以信赖的,这样你要开展工作,才能开展起来。《基层管理手册·第一章》编者,李长安。

    七月渐渐过去了,八月也已经接近中旬。

    宁村比先前热闹了一些,临近中秋,在州府中服徭役的人也得了假回来和家人团聚。

    李长安没有回长安,那里没有她惦记的人。

    惊喜还是有的,曹野那姬又给她寄了信,还给她捎了肉干。曹野那姬告诉李长安她现在正在做马匹生意,从西域往大唐运马卖,她还自己建了两个马场,再等三年就能有小马了。

    李长安向裴芸请教了一些牲畜饲养技巧,写了五十多张信给曹野那姬寄了回去。

    裴芸选学过家畜育种学,虽然没深入学,可多多少少知道的也比寻常人多。

    只是张九龄的心情好像不太好。

    近来连编书都没心情了,这种情绪随着中秋节越来越近而越发浓烈。

    八月十五,圆月高悬。

    今夜的张府十分热闹,李长安几日前就察觉到了张九龄的情绪不对,特意带着沈初等人过来陪张九龄过中秋节。

    只是张九龄笑容显得有些勉强。

    李长安也没法安慰他,只能在入夜前带着人离开了张府。

    夜深露重,月光皎洁洒在院内,树影落在地面上,随风而动。

    张府隔壁的李府,却有两个偷偷摸摸的影子趴在墙边听隔壁的动静。

    “老师,你上来吗?”李长安跨坐在树杈上,一只手抱着树枝,一只手对着树下的沈初伸手。

    李长安是个夜猫子,沈初可不是。

    沈初到现在也没想明白自己分明已经睡下了,为何还是被这逆徒拉过来做这偷听的小贼,甚至还要做半夜爬树这样荒唐的事。

    “张九龄心情不好,他都这把年纪了,要是一个想不开出了事怎么办?”李长安振振有词。

    吱呀~

    张府的房门开了,声音不大,可在安静的月夜中就十分明显了。

    李长安连忙趴了下来,对着沈初“嘘”,示意他别说话。

    张九龄披着外袍端着蜡烛走了出来,李长安还以为自己被发现了,下一刻张九龄却又吹灭了蜡烛,站在屋檐下安静的望着空中高悬的圆月。

    他是岭南人,岭南在荆州千里之外,他的家人都在岭南。家中的老母去世,他未能尽孝,老妻离去,也是儿女们埋葬,算一算,他已经有十几年没能回家了,只能从数月一封的书信中得知家中儿女的近况。

    张九龄仰头看着明月,忍不住回忆起从前。

    他家在岭南,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县令,也算是官宦人家,小时候每逢中秋节,他便会和兄弟姐妹一同围在爹娘身边打闹,他家住在海边,从阁楼上甚至能看到海面上升起的月亮。张九龄以为自己年老之后,也应当是他的儿女孙辈围在他身边一同赏月。

    只是造化弄人,他做了宰相,又被贬出长安。到头来,志向未能实现,白发却已经爬满了鬓发,家人也未能团聚。

    思念之情如他家乡的海水一般汹涌澎湃地冲击着他的胸膛。

    张九龄轻叹一声。

    他望着天上的圆月,眼中满是泪光。

    诗人悲伤了总是要写诗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一刻,张九龄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正和亲人一同赏月。明月从海面上升起,将海面都染成了银白色。

    他想,哪怕是相隔千里,可起码他和亲人看到的这轮明月是同一个明月。

    张九龄的声音很轻,可在寂静的月夜又显得那么清晰。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他这个多情人只怨恨夜晚这么长,从荆州到岭南这么远。

    他连自己的儿女如今长什么样子都记不清了。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写完了,心中的思念之情却依然强烈。张九龄苦笑一声,最后又看了一眼挂在天上的明月便要转身回屋。

    现实中见不到,说不准梦中能与自己的亲人相见。

    “咔嚓~”

    一点微小的树枝断裂声却骤然引起了张九龄的警惕,他看向声音传过来的方向,厉声道:“谁在那?”

    空气安静了一瞬。

    而后树上冒出两个脑袋来。

    李长安干笑着挥了挥手:“老师,今天月亮真好啊,你也还没睡吗?”

    而沈初,早已以袖掩面,没有脸面再见张九龄了。

    张九龄无奈道:“好歹也是我大唐的公主,你的礼数……”

    李长安只当听不到,既然被发现了也就没有了做贼的必要,李长安干脆从树上一跃而下跳到了张九龄的院子中。

    “也怪我这段时间太忙了,竟然没及时察觉到老师是思念亲人了。”李长安扭了扭僵硬的身体。

    方才她生怕打扰到张九龄作诗的灵感,就一直趴在树上一动都不敢动,腿都趴麻了。

    张九龄叹息一声:“你做的事情是于国有益之事,无需总挂念着我这个没用的老头子。”

    说起来也奇怪,先前做宰相,整日事务缠身,张九龄也没有如此强烈的情绪,反而是被贬了,整日无所事事,他的爱恨却强烈了起来。

    “也不知十年之后,天下还有没有人能记得住老夫的名字。”张九龄苦涩道,“老夫一生追求治国平天下,渴望如先贤一般留名青史,终究却是一场空,或许我应当辞官归乡,回岭南为母亲守墓,享儿女承欢膝下、天伦之乐。”

    “先生凭借今夜这首诗便足矣名流千古了。”李长安道,“莫说只是十年,就是一百年、一千年后,依然会有人传诵先生的这首诗。”

    “你啊,总是这般会安慰人。”张九龄并不相信李长安的话,往前数千年,也只有先贤的了了几本著作能流传至今,他张九龄又什么能耐能和先贤并列呢。

    李长安只是微笑。

    “还有一事要询问老师。”

    “何事?”

    李长安道:“我已经组织好了去安南寻稻种的商队,预计会从岭南过路,老师可否愿意商队将老师的家眷一并带回荆州来呢?”

    张九龄目瞪口呆。

    第32章

    八月十五之后,田地已经翻完了,而后接下来就是种植冬小麦。

    李长安带着裴素就像两个连轴转的陀螺一样,在整个县转来转去,不仅是宁村,漳县的其余村乡也都在种植冬小麦,李长安干脆又从每个村子中挑了几个能识字的人,让她们跟着裴素上课,学一学如何科学种植冬小麦以及怎么预防虫病。

    直到十月,冬小麦种完,李长安才又闲了下来。

    然后她又琢磨起该怎么利用好冬天的时间好让宁村更富裕一些。

    万事不决找老师,李长安背着自己的小书包钻进了裴素的别业。

    这是裴素拿着问李长安要来的科研基金置办的别业,内有田地千余亩,还有一方百亩大小的湖,有田有水,还有人家。

    那块绿树环绕的空地上,就是裴素修建的宅院,大大小小数十座。

    按裴素的话来说,这就是大唐农科院的雏形,日后这边必定要住数十人看护田地牲畜,房子修少了研究人员都没地方住。

    孟浩然倒是过来了一趟就不愿意走了,甚至动了在此定居的心思,找人去襄阳把他的妻女都接了过来,如今已经开始收拾屋子了,想来年前就能住进来。

    甚至他还亲手给别业提了一句诗“鸟从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李长安过来的时候正好赶上晚饭,她一进别业门,就被一群小孩围住了,各个争着给她带路。

    这些孩子是裴素收养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女孩子,附近的几个村子里但凡有养不起的孩子,都可以领到裴素这里。管吃管住,裴素还抽空教她们写字。

    十岁以上的孩子就负责拿着竹简和刻刀记录每块田每日的情况,小一些的孩子就负责给牲畜割草喂料。

    李长安找到裴素的时候,她正蹲在湖边记录芦苇的生长状况。

    “裴老师这一院的孩子可真够闹腾的。”

    说着话,李长安就走到了裴素身边,也蹲下来看芦苇。

    然后什么都没看出来,事实上,要不是她早知道这些长的高高的草是芦苇,路上遇到她都不一定能认出来这是什么植物。

    裴素头都没抬一下,她手中拿着刻刀和竹简比起需要沾墨水的毛笔和容易湿软的纸,还是竹筒和刻刀这样古老的记录方式更适合田地。

    “小孩子长得快,用不了几年就长大了,从小养大用起来也顺手。”

    李长安看着裴素拔起一根芦苇,扒拉出它的根茎,“二十里外的村子都听说了这边有一个养孩子的别业,要把孩子往您这送。”

    比起对孩子挑挑选选,带着孩子一走就再没了消息的人牙子,显然还是就在本地,无论送来的孩子长相是歪瓜裂枣还是自身不太健康统统收下的裴素别业更像个卖孩子的好去处。

    “你没钱了?”裴素终于抬起了头,看向了李长安。

    她以为是李长安没钱了,养不起这么多孩子了,所以过来劝她少买一点。

    李长安摇头否认:“这倒不是,我不缺钱。”

    这几十个给口饭就行的孩子还用花多少钱,一斗米是十二斤,市场上散买十三个大钱一斗,批发价也就八文钱一斗,养一百个孩子一年也就花四十贯钱,还没她公主府里一个花瓶值钱。

    “只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李长安道,“至少去官府办个卖身契。”

    裴素想了想道:“我瞧着她们可怜,想着正巧我这缺人手,从小开始学日后也好给我打打下手……此事我先前未想那么多。”

    说完,裴素站起身拍拍手上的泥土,对李长安眨眨眼:“我是科研人员,我只管种地和招人,背景调研应该投资人去做~嗯,李老板?”

    裴素知道她自己不擅长这个,干脆就全交给李长安了,她自己做未必能做好,术业有专攻。

    这还是李长安